浓密机液压系统工作原理:
启动电机后,小型浓密机技术设计,油泵开始工作,驱动液压马达减速器,使传动装置的主轴带动耙架运转,浓缩机开始投入运行。当沉淀在浓缩池底部的物料增多,又不能及时将物料排出,此时,耙架刮泥的阻力加大,全尾砂絮凝沉降与浓密机脱水技术,运行压力升高,当压力升高至4MPa时,压力继电器、电磁阀、继电器动作,切断供给液压马达的油路,液压马达停止运行,即耙架停止转动,提耙油缸将耙架提升,5~6秒钟,此时电磁阀动作,恢复向液压马达供油,耙架即在此高度上运转,随着工作阻力的减小,耙架逐步下降至正常工作位置。当工作压力再次升高到允许值时,耙架会再次提升,重复以上动作,达到自动提耙、降耙的目的。 当耙架的工作阻力继续增大,耙架上升接近极限位置时,行程开关动作,切断电源,浓缩机停止运行,此时,应排除故障,再手动开机。油泵为变量泵,调节油泵的流量,可调节耙架的转速,一般情况下,控制在每转一圈15~25分钟。油泵流量调定后用锁紧螺母把手柄。
由于浓密机工艺机理复杂,内部状态不易观察,并具有大惯性、非线性、入料性质波动频繁的特点。所以实现浓密机的自动控制将会极大提高工业废水处理能力和质量。
底流流量自动控制
操作员可以远程设置浓密机底流流量,浓密机底流渣浆泵转速同底流流量构成闭环控制,可以实现浓密机流量的自动调节,确保底流实际流量同浓密机设定流量基本相同。
浓密机主要用于选煤厂、尾煤等煤泥水和电厂灰渣水的浓缩澄清。特点是,潜耙扫料时,避免了周边传动浓缩机的挂架耙子在扫料过程中对颗粒澄清沉降的干涉,加速了浓缩沉积过程。在提耙和降耙过程中,可依次清扫因异常压耙所堆积的物料,从而避免大排放造成的停产。
浓密机主要是用于浸出液浓缩和废水处理等需要固液分离的工作环境。
早期的浓缩效率及处理量不好,而且频频出现问题,如细粒沉降效果差,易产生“跑粗”,溢流水含量大和底流浓度低等问题,主要是因其技术和设计的问题。下面烟台鑫海矿山机械公司简单的讲解下哪些设计影响了浓密机的处理效果:
一、沉降槽结构的设计
1、沉降槽槽帮较浅
通常情况下,沉降槽的生产能力与沉降槽的槽帮高度无关,仅取决于沉降槽速度和槽体的沉降面积。如果槽帮较浅(≤3.1m),颗粒在下降的过程中,会随着矿浆的密度增大,沉降速度会逐渐减小,当在槽内某一界面达到临界速度时,该截面位置会随着进料与矿浆性质变化而变化,难以控制其浓缩效果。因为,槽内的固体颗粒不是在静止的液态中自由沉降的。
2、溢流沟设置在槽内部
较早的浓密机采用的是内置溢流沟装置,它离槽顶边有8.15m高的距离,而且被木板盖住,在其运行的过程中,工作人员无法观察到溢流沟的情况,沟内的沉渣不能被及时清理,石膏脱水浓密机技术要求,长久下来,溢流沟易被淹没,导致失去溢流作用。
二、刮渣装置设计
早期深锥浓密机的刮板装置采用的是二对工字梁长短刮臂设计,长短刮臂成十字型安装,每根刮臂上的刮板之间都留有空挡,且长短刮臂上的刮板相互交错着。在刮渣的过程中,周围的渣都是静止状态,刮渣的阻力比较大,安徽浓密机,每次刮动,所移动的距离都比较小,所以需要多个周期的刮动才能将渣排出,这样间断的刮渣效率比较低。
这种设计的刮臂,实际上是一根由斜拉杆拉着的悬臂梁,它的斜拉杆刚度很有限,一旦工况波动或者排渣不及时,便会使得槽底沉渣堆积,以至刮板很难刮动,造成上翘,如果提升干因锈蚀无法提放的话,槽底沉积排渣不及时就会变硬渣,造成刮臂弯曲变形等。为了减少这种现象发生,必须定期停机掏槽,清楚槽底沉渣,这样就加大了掏槽的次数。